獼猴桃在我國每年的產(chan) 量每年有120萬(wan) 噸左右,我國是世界上獼猴桃種植麵積和產(chan) 量最大的國家,我國的生態環境非常適宜獼猴桃的生長,獼猴桃的也是我國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獼猴桃果實清新可口,味道優(you) 良,蛋白質,維生素C的含量豐(feng) 富,獼猴桃還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功能,具有清脾肺,利腸道等功能,但是由於(yu) 獼猴桃是一種很難保存的水果,在生產(chan) ,運輸和銷售的環節會(hui) 發生很多爛果的現象,造成運營成本的增加,所以必須要對獼猴桃進行妥善的貯藏。
為(wei) 了延長獼猴桃的貯藏時間,目前業(ye) 界主要采用氣調貯藏方式進行儲(chu) 存獼猴桃,這種方式較以前普通的水果华体汇app苹果貯藏方式更為(wei) 先進,貯藏時間更長,而使用此種方式貯藏的獼猴桃的的新鮮度和品質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氣調貯藏水果是世界公認的一種先進貯藏方法,發達國家的水果采後都能得到及時貯藏並且70%-80%為(wei) 氣調貯藏。新西蘭(lan) 獼猴桃氣調貯藏量為(wei) 總產(chan) 量的30%以上,而周至獼猴桃氣調貯藏量遠遠低於(yu) 總產(chan) 量的1%,因而氣調貯藏保鮮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發展空間。重視提高現有70多座罩帳氣調是當前提升貯藏保鮮業(ye) 水平亟待解決(jue) 的重要問題。首先,可能過多種方式方法對罩帳氣調庫進行技改整合,引入先進管理技術,延長果實保鮮供應期,實現果實春節後上市。其次,要加大對罩帳氣調庫的獎金扶持。此外,應認識到氣調貯藏獼猴桃是獼猴桃產(chan) 業(ye) 發展的必由之路。興(xing) 建一些貯藏技術水平與(yu) 國際貯藏技術接軌的大規模氣調庫,並引進推廣和使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真空貯藏設備的技術,才能達到季產(chan) 所銷,延長供應期的目的。
獼猴桃果實最適宜貯藏的溫度是0℃,相對濕度為(wei) 90%~95%,溫度不能低於(yu) -2℃,以免造成果實的凍害,產(chan) 生生理失調。果實采收後要迅速預冷及時貯藏於(yu) 庫中。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可適當晚采,以避免較高氣溫對采收後果實後熟的促進作用。
具體(ti) 操作
(1)庫房及包裝用具的消毒 庫房在貯藏前及貯藏中均用硫磺熏蒸法消毒。入庫前3天,按20克/立方米的量熏蒸24小時,然後密閉庫房。入庫後立即熏蒸40~60分鍾,用量為(wei) 4克/立方米,以後每隔20~30天熏蒸一次,每次硫磺粉用量均為(wei) 3克/立方米,時間40~60分鍾。熏蒸時應密閉庫房,關(guan) 上進、出氣孔,到時間後打開通風換氣。包裝用的塑料袋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過,再清水洗淨,晾幹後備用。
(2)預冷、包裝及處理 將經挑選過的無破、傷(shang) 果實攤晾。如采收時遇風或大霧,果麵濕度大,應在24小時內(nei) 晾幹。預冷也可在冷庫的緩衝(chong) 間或走廊上進行。將果實放入0.03~0.05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袋的大小為(wei) 50厘米×35厘米×15厘米,每袋裝果2.5公斤,或將果實用筐盛裝,筐內(nei) 襯塑料袋,果實放在塑料袋內(nei) ;或直接放在筐內(nei) ,用大塑料袋套在筐外。一般每筐盛裝15公斤,裝塑料袋可延緩果實變軟,減少輕耗。預冷時庫溫應控製在5℃,當果溫接近庫溫時,在袋內(nei) 裝入乙烯吸收劑,其製法為(wei) :將蛭石、碎磚塊等具有多孔、吸水性強的幹燥材料,投入高錳酸鉀飽和溶液中10~15分鍾,取出晾幹,裝在紗布包或刺有許多小孔的塑料袋中,乙烯吸收劑的用量為(wei) 鮮果重的2%~3%,乙烯吸收劑放入貯果的袋、筐中後,密封袋口。最後關(guan) 好庫門,一次性將庫溫從(cong) 5℃降到0~2℃。庫內(nei) 溫度要求變幅小,相對濕度維持在90%~95%。
獼猴桃的采收
試驗表明,獼猴桃最適宜的采收指標為(wei) :
1.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為(wei) 6.2%――7.5%;
2.從(cong) 開花到成熟的時間為(wei) 21周左右(約147d);
3.果實硬度8.2kg/平方厘米。采收時要輕采輕放,防止機械損傷(shang) 發生,也應避免在陰雨天采果。
分級包裝
果實采收後應及時挑選、分級,以便預冷。按單果重分為(wei) 四級:130――150g為(wei) 特級果;100――129g為(wei) 一級果;80――99g為(wei) 二級果;80g以下為(wei) 三級果。選果時還應剔除病蟲害果、機械損傷(shang) 果及畸形果。
冷藏用包裝箱為(wei) 長1250px,寬875px,高525px的木條箱,木條間隔0.200px左右,木條寬3――100px,內(nei) 壁光滑平整。貯果木條箱耐壓強度要求在500kg,分級後的果實按三層輕擺於(yu) 箱內(nei) 。每箱裝果量約為(wei) 12.5kg,箱外貼上標有品種、產(chan) 地、淨重、等級項目的標簽。
預冷
剛采收的獼猴桃果實帶有大量的田間熱,入庫後呼吸強度一時難以完全緩和穩定下來,這時應及時采取各種有效的預冷方法迅速抑製呼吸熱的產(chan) 生,減少呼吸損耗,以利營養(yang) 物質的保持,從(cong) 而延長果實保鮮期。我們(men) 采取的具體(ti) 措施是充分製冷降溫,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庫溫-1℃――1℃,在24小時內(nei) 將果實的品溫穩定在-0.5℃――0℃左右,待露水消失時裝袋(厚度為(wei) 0.04mm左右的聚乙烯塑料袋),裝果量應以上層箱底部不壓傷(shang) 果實為(wei) 宜,每袋的頂部果實上放置一小包專(zhuan) 用保鮮劑,紮口後堆碼,注意留足夠通風道。
溫濕度管理
溫度在獼猴桃的貯藏過程中有著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始終維持低而穩定的溫度是獼猴桃保鮮成敗的關(guan) 鍵。具備條件的機械製冷庫可啟動溫度自控裝置,使庫溫始終恒定在(0±0.5)℃的標準範圍之內(nei) 。整個(ge) 冷藏過程中均應嚴(yan) 格避免溫度的上下波動。因為(wei) 采用了塑料袋小包裝貯藏,袋內(nei) 的溫度就基本可維持在90%――95%左右,如檢查小於(yu) 該值,可在過道地麵灑水,通過換氣平衡水分。[2]
設點定期采樣,測定袋內(nei) 二氧化碳、氧氣及乙烯的濃度,當氧氣≤2%,二氧化碳≥5%時應及時解袋通風放氣,乙烯濃度勿超過0.03 x10-6。
獼猴桃入庫1周時應進行第1次檢查,挑出爛果、軟果;第2次檢查隔半月,以後每月檢查1次。應避免帶有酒精氣味和釋放乙烯的物質混入果庫。發現袋內(nei) 壁結露時應用無菌的幹毛巾揩幹,並在以後的貯藏中加強溫度管理。
通過以上工藝冷藏保鮮獼猴桃,出庫後至銷售前果實硬度不低於(yu) 4~6kg/平方厘米,並保持其特有風味。多年來保鮮期均在6個(ge) 月左右,好果率超過95%。

